全國人大 | 省委 | 省政府 | 省政協(xié)
    江蘇人大網 > 人大論壇 > 主任筆談 > 正文
郜虎林:一件代表建議落地落實的有益啟示——2025年第1143號省人大代表建議辦理情況的解析
2025-07-08 11:22  報送單位:江蘇人大網編輯

2025年6月25日,南京長運與揚汽集團共同試運行“寧儀揚”定制客運專線,標志著南京棲霞古寺住持隆相代表在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提出的第1143號關于開通龍?zhí)督泴帗P長江大橋至儀征市公共交通線路的建議順利落地落實。解析這件建議提出和辦理過程,為提高代表建議辦理質效帶來諸多啟示。

一、站位高、切口小、方案實是高質量建議的顯著特征,也是建議能夠順利落地落實的重要基礎

建議內容高質量,是辦理高質量的前提。近年來,代表工委認真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黨組關于代表建議提出高質量的重要部署,突出站位高、切口小、方案實,聚焦引導服務,加強代表專題培訓,豐富代表聽取群眾意見、開展調查研究方式,著力提升代表提出建議的能力水平。在2024年舉辦的八期省人大代表暨市縣人大負責同志學習班上,開設議案建議專題講座,就如何撰寫代表議案建議進行輔導。2024年11月1日,召開代表議案建議工作對接會議,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議案建議工作進行動員部署,要求各地為代表知情知政創(chuàng)造條件,對代表撰寫議案建議進行指導,會上還印發(fā)了《代表提出議案及建議、批評和意見注意事項》、優(yōu)秀代表建議范文等資料,為代表撰寫建議提供方法、指明路徑。

據隆相代表介紹,開通龍?zhí)督泴帗P長江大橋至儀征市公共交通線路的建議,最初的想法源于一次代表活動,然后經過反復調研、精心打磨而形成的。具體分析建議內容,站位高、切口小、方案實的特點比較鮮明。站位高體現在,隆相代表聚焦省委、省政府關于《寧鎮(zhèn)揚一體化發(fā)展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等重大決策,希望發(fā)揮寧揚長江大橋促進寧鎮(zhèn)揚經濟發(fā)展、社會交往的紐帶作用。切口小體現在,隆相代表聚焦龍?zhí)?、儀征等地群眾出行便利問題,發(fā)現大橋雖于今年年初開通,但因設計為高速公路橋且一類客車收費標準較高,多數車輛會通過其他過江通道繞道通行,并未對兩岸多地普通群眾出行帶來良好便利條件,從而把建議的落點定在開通公交線路上。方案實體現在,隆相代表在龍?zhí)督值赖膸椭拢瑢﹂_通經寧揚長江大橋的跨市公交線路進行深入調研,提出了三條公交線路的建議方案,并詳細論證可行性,方案有參考價值,支撐力和操作性比較強,為建議辦理打下堅實基礎。

二、推動建議高質量辦理,既要“鍵對鍵”,又要“面對面”

辦好代表建議,需要上下同頻共振、各方同向發(fā)力,加強全程溝通聯系至關重要。今年2月26日召開的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建議交辦會議上,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寶娟到會講話,明確要求承辦單位做到辦前、辦中、辦后“三溝通”,強調“辦前溝通聽意圖、辦中協(xié)商聚共識、辦后回訪看實效”。具體推進中,代表工委緊緊圍繞代表建議辦理既要重結果、又要重過程的要求,注重加強對承辦單位建議辦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跟蹤,指導承辦單位將溝通聯系作為建議辦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堅持“鍵對鍵”與“面對面”相結合、相協(xié)同,運用多種方式強化溝通交流、增進理解,提升辦理質效。

在收到隆相代表建議后,大會議案組及時分析建議內容,精準交由省交通運輸廳主辦,南京、揚州兩市交通局會辦。省交通運輸廳及時指導南京、揚州市交通運輸局對開通專門公交線路的可行性進行調研,組織實地勘察,并于4月16日通過線上方式與隆相代表進行初步溝通,了解初衷想法。4月22日,在現場調研基礎上,組織南京、揚州、儀征交通運輸部門和公交企業(yè)召開專題會,綜合分析基礎設施、通行條件、運營安全和服務人群等情況,認為建議提出的開行3條公交線路受到現有政策制約均存在一定的實施難度。期間,南京、揚州市交通局也走訪隆相代表,面對面交流辦理難點,隆相代表對無法開通公交線路表示理解。

三、組織承辦單位走訪代表、代表走進承辦單位,是推動代表建議落地落實的有力抓手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新修改的代表法,對代表工委服務保障代表履職、辦理代表議案建議提出了更高要求。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上,省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提出,要不斷提高代表建議辦成率。為落實上述要求,代表工委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組織開展承辦單位走訪代表、代表走進承辦單位的“雙走”活動,以此進一步推動承辦單位與代表之間的溝通聯系,促進代表建議辦理走深走實。

在“雙走”活動前期準備階段,代表工委再次聯系省交通運輸廳了解隆相代表建議辦理進展情況,表達立足群眾實際困難,解放思想、創(chuàng)新方法辦好建議的愿望。省交通運輸廳領導高度重視,再次組織相關人員研究辦理方案。鑒于兩地群眾出行以跨城探親訪友、旅游等需求為主,而公交主要滿足通勤、就醫(yī)等城市生活出行需求,開設公交線路確實存在客源、安全、費用等方面的難題。但考慮到群眾出行無小事,他們借鑒外地做法,創(chuàng)新提出開通兼具靈活性、便捷性的定制客運線路的設想。6月3日,代表工委組織相關承辦單位赴棲霞寺召開“雙走”活動座談會,省交通運輸廳和南京、揚州市交通運輸局提出了開行“南京2號線仙林中心—寧揚長江大橋—揚州西部客運樞紐”定制客運班線的方案,由南京、揚州兩地道路客運企業(yè)各投入18座客運車輛1臺,每天在兩地固定往返8次,共8個站點,單程約75公里,運時約2小時,票價為25元,乘客可在車站窗口或“巴士管家”APP購票,并將視客流情況,適時調整班次計劃、定制站點,以此解決了兩地群眾出行不便問題,同時激發(fā)沿線旅游活力。會上,隆相代表對這一方案高度認同。他表示,原先南京、揚州兩市交通運輸局關于不能開設公交線路的答復,他已表示理解,對兩市同志主動與他溝通情況、解釋困難的做法已經很滿意。這次,又帶著新的方案來與他再次溝通,不僅解決了問題,而且將原來的以儀征為線路終點,改為以揚州西部客運樞紐為終點,且站點合理,票價不高,充分考慮了群眾需求,他更加滿意。同時,對代表工委、承辦部門表示衷心的感謝。

通過此次活動,我們深刻感悟到,做好建議辦理工作,需要代表為民代言的初心,承辦單位破解難題的決心,代表工委聯絡協(xié)調的責任心,心心相連、心心相映,才能推動建議辦出實效。

(作者系江蘇省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相關鏈接